板结构施工中应用预应力技术-标侠科技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案策划 > 工作总结 >

板结构施工中应用预应力技术

板结构施工中的应用预应力技术

  本人组织施工的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新发展有限公司53号厂房工程,为3层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一层高度为9米、二、三层为6米,建筑平面尺寸为60.83× 175.89米。本工程在梁、板结构施工中大面积采用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技术,获得20**年上半年度上海市优质结构工程及20**年用户满意工程。

一、结构施工方案选择及工程特点

  1、结构方案

  本工程为工业厂房,混凝土框架结构,其柱网因建筑功能需要很不规则,且跨度较大,采用钢筋混凝土梁板式结构。特别在顶板上安装机械设备,荷载较大,其基本柱网尺寸为8×8米,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梁板式结构:柱上设预应力扁梁,截面尺寸为800×600毫米,预应力板厚为200毫米。

  2、设置伸缩缝

  顶板总长度为175.89米,为超长梁板结构,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的要求,允许设两道伸缩缝,将整个结构分为85.89米、90米两段。

  3、防止混凝土开裂的措施

  结构分为两段后,每段长度仍然属于超长不设缝结构,由于超长不设缝结构施工的难度大,而且容易产生混凝土收缩裂缝。因此,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采用在每段内设若干后浇带,将结构分成长度合适的数块,以防止混凝土因早期收缩而开裂。梁板均采用预应力结构,预应力筋在后浇带之间、后浇带与建筑物边缘之间通长布置,跨过后浇带布置短预应力筋,全部完成后每段内预应力筋是连续的,给结构施加适当的轴向预压应力,以防止混凝土因温度变化而开裂。

  4、预应力方法选择

  本工程的梁、板均采用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主要原因是:与常用的无粘结预应力相比,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抗裂更容易满足要求;有粘结预应力筋强度可充分发挥,而无粘结预应力筋强度只能发挥80%-85%左右,同等条件下前者预应力筋用量较少;无粘结筋的作用全部依赖于锚具,存在连续倒塌的隐患,在连续多跨的结构中不宜采用。

二、结构设计方面

  本工程预应力筋采用高强低松弛钢绞线,强度等级为1860MPa ,规格为Φj15.2.

  在结构正常使用时,预应力筋主要可起到抗裂、控制挠度等作用。我们在施工中的预应力取值比规范相应要求略微放松,但却可达到较佳的经济效益,根据相关文件及我们的工程经验,在配合其他措施的条件下可以满足耐久性的要求。梁、板在正常使用期间不开裂。

  按上述要求所配的预应力筋,在结构中形成约1.5N/mm2的轴向预压应力,作为防止超长结构开裂的措施。

三、预应力施工

  1、预应力筋设置的原则及步骤

  在后浇带之间的通长筋为两端张拉,跨过后浇带的短筋采用一端固定、另一端张拉形式。

  楼板均为双向板,先铺放一个方向的波纹管并穿入预应力筋,经检查合格后再铺另一方向。为保证第二方向预应力筋的剖面位置,并使其曲线光滑,除设置定位固定架外,还要视其与先铺的第一方向的预应力筋在交叉点处的高低相对关系进行穿插铺放。

  2、张拉端部的节点安装

  在预应力梁与柱的节点处设置张拉端时,锚具的布置要与梁、柱普通钢筋布置密切配合,方可避免钢筋位置矛盾、相互打架。

  3、排气泌水孔的留设

  在固定端处设排气泌水孔,排气孔的设置用塑料盖板垫海绵压紧在波纹管上,并用胶带密封。

  4、质量控制

  本工程面积较大,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板的排气泌水孔较多,且均留在板面上,施工中容易堵塞或被误拔。我们在排气泌水孔内均预插入一根短钢筋并用胶带纸与排水管缠在一起,在灌浆之前才拔出,从而防止了孔道堵塞现象。

  5、预应力筋张拉施工工艺

  混凝土强度达到75%设计强度后进行预应力筋张拉。为使结构均衡受力,用2台千斤顶在后浇带两边对称张拉。

  千斤顶为YDC240Q型前卡式千斤顶。采用双控(张拉力、伸长值) 原则,应力控制,伸长值校核。张拉前先由设计人员计算出各类筋的理论伸长值,写出“张拉要点”交施工人员作为张拉时的指导文件,在张拉过程中随时校核。

  对扁锚中预应力筋进行逐根张拉时,后张拉的预应力筋伸长值明显偏短。所以在张拉要点中给出整束筋的平均伸长值以便控制。如将来条件具备还是宜对扁锚体系进行整束张拉。

  6、孔道灌浆及端部处理

  预应力筋张拉完毕后,两天内进行本层的孔道灌浆,灌浆孔设置在承压板上。采用PO32.5普通硅酸盐水泥,掺加适量的减水剂,由张拉端灌入,待固定端的排气泌水孔出浓浆后,封堵排气孔,静置10分钟后,采用二次灌浆方法,灌浆加压到0.5MPa,以保证孔道内浆体密实。

  灌浆完成后,切除锚具外的钢绞线(剩30毫米),采用C40细石混凝土封闭。

  本工程的实践表明,有粘结预应力梁、板的施工可以达到较快的施工进度,在各块之间进行流水施工,预应力施工只占用很少的工期。

  有粘结梁板的抗裂控制、超长及超短预应力束张拉控制应力等方面的成功应用,为工程按期完工、创优创造了条件。

<拾贝网 www.daizuoa.com>篇2:抹灰施工工程专项方案

抹灰施工工程专项方案

一、墙面基层基本情况:

  本工程结构建成已有四年余,其表面积灰较多,抹灰前必须大面积冲洗。工程结构表面平整度差;内外墙立面垂直度偏差较大,根据实测得出结果偏差值在1.5~18cm之间,大部分有7~9cm,故而对这次的抹灰视之不同平常,为了确保该工程的抹灰质量,特制订本专项方案。

二、材料选用:

  1、水泥选用32.5#普通硅酸盐水泥。

  2、砂选用中砂以上,(砂颗粒大减少裂缝产生)

  3、高强粘结剂选用JCTA——300,该粘结剂粘结度强,(无论终粘时间、粘结强度、湿温操作等都能符合本工程的要求)。

  4、钢板网选用2mm厚(粉刷厚度超过4cm以上时采用)。

三、作业条件:

  1、抹灰部位的主体结构已检查合格,门窗框及需要预埋的管道已安装完毕,并经检查合格。

  2、抹灰用的脚手架应搭好,架体内立杆离墙200~250mm.

  3、将混凝土表面凸出部分凿平。对蜂窝、麻面、露筋、疏松部分等凿到实处,用1:2.5水泥砂浆分层补平,把外露钢筋头和铝丝等清除掉。

  4、对于砖墙,应在抹灰前一天浇水湿透。

四、墙面石灰砂浆纸筋灰罩面操作工艺:

  1、基层处理:清除墙面的灰尘、污垢、碱膜、砂浆等附着物,要洒水湿润。对用钢模板施工过于光滑的混凝土墙面,可采用墙面凿毛或用喷、扫的方法将1:1的水泥砂浆分散均匀地喷射到墙面上(水泥砂浆中宜掺入水泥量10%的JCTA—300粘结剂搅拌均匀后使用),待结硬后才进行底层抹灰作业,以增强底层夹层灰与墙体的附着力。

  2、套方、吊直、做灰饼(打墩):抹底层灰前,必须先找好规矩,即四角规方、横线找平、立线吊直、弹出基准线和墙裙,踢脚板线。属于中级和高级抹灰时,可先用托线板,检查墙面平整,垂直程度,并在控制阳角方正,过曲(可用方尺规方)的情况下,大致确定抹灰厚度后(最簿处不小于7mm)进行挂线,(称线)“打墩”(打墩的厚度应不包括面层);对于高级抹灰,应先将房间规方,可先在地面上弹出十字线作为准线,并结合墙面平整,垂直程度大致确定。墙面抹灰厚度,进行称线“打墩”,“打墩”时应先在左右墙角上各做一个标准墩,然后用线锤吊垂直线做墙下角两个标准墩(高低位置一般在踢脚线上口),再在墙角左右两个标准墩之间通线,每隔1.2~1.5米左右及在门窗上阳角等处上下各补做若干个砂浆墩。

  3、墙面冲筋(打栏):待砂浆墩结硬后,使用与抹灰层相同的砂浆、做上下砂浆墩之间做宽约30~50mm的灰浆带,并以上下砂浆墩为准,用压尺推平。冲筋(打栏)完成后应等其稍干后才能进行堵面、抹灰作业。

  4、做护角:根据砂浆墩和门框边离墙面的空隙,用方尺规方后,分别在阳角两边吊直和固定好靠尺板。抹出水泥砂浆护角,并用阳角抹子推出小圆角,最后利用靠尺板在阳角两边50mm以外位置,以40o斜角将多余砂浆切除、清除。

  5、抹底层灰和中层灰:在墙体湿润的情况下进行抹底层灰,对混凝土墙体表面,应先刷扫水泥浆一遍,随刷随抹底层灰。底层灰宜采用1:1:6水泥混和砂浆(或按设计要求)厚度为5~7mm.待底层灰稍干,再以同样砂浆抹中层灰,厚度宜为7~9mm.若中层灰过厚,则应分遍涂抹,然后以冲筋(打栏)为准,用压尺刮平找直,并用木磨板磨平。中层灰抹完磨平后。应全面检查其垂直、平整度,阴阳角是否方正、顺直。发现问题要及时修补(或返工)处理。对于做踢脚线的上口及管道背后位置等应及时清理干净。

  6、抹罩面层:面层抹纸筋灰:待中层达到七成干后(即可用手按不软但有指印时),即可抹纸筋灰罩面层(如间隔时间过长,中层灰过干时,应洒水湿润)。纸筋灰罩面厚度不得大于3mm,抹灰时要压实抹平。待灰浆稍干“收身”(即经过灰匙磨压而灰浆层不会变成湖状)时,要及时压实,并可视灰浆干湿程度用灰匙醮水末压、溜光,使面层更为细腻光滑。窗洞口阳角墙面及阴角等部位要分别用阴阳角抹子推顺溜光。抹纸筋灰罩面层要粘结牢固,不得有匙痕、气泡、纸粒和接缝不平等现象,与墙边或梁边相交的阴角应成一条直线。

五、墙面抹水泥砂浆操作工艺:

  1、基层处理:套方、吊直、做灰饼、打墩、墙面冲筋(打栏)、抹底层灰和中层灰等工序的做法与墙面抹纸筋灰浆时基本相同,但底灰和中层灰用1:2.5水泥砂浆或水泥混合砂浆涂沫并用磨板搓干带毛面,在砂浆凝固之前,表面用扫帚扫毛或用钢抹子每隔一定距离交叉画出斜线。

  2、抹水泥砂浆面层:中层砂浆抹好后第二

  天,用1:2.5水泥砂浆或按设计要求的水泥混合砂浆抹面层,厚度为5~8mm,操作时先将墙面湿润,然后用砂浆薄刮,到使其与中层灰粘牢,紧跟着抹第二道、达到要求的厚度用压尺刮平找直待其“收身”后,用灰匙压实压光。

六、施工注意事项

1、工程质量通病的避免

  (1)门窗洞口、墙面、踢脚板、墙裙上等抹灰空鼓、裂缝。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对策有如下几点:a、门窗框两边塞灰不严,墙体预埋木砖间距过大或木砖松动,经门窗开关振动,在门窗框周边处产生空鼓、裂缝。应重视门窗框塞缝工作,安排专人负责堵塞密实;b、基层清理不干净或处理不当,墙面浇水不透,抹灰后,砂浆中的水分很快被基层(或底灰)吸收,应认真清理和提前浇水;c、基底偏差较大,一次抹灰过厚、干缩率较大,应分层找平。每遍厚度宜为7—9mm.(注:①外墙一般抹灰,立面总高度的垂直偏差应符合《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标准》(GB301—88)中表5、3、9、和6、1、11的规定。②中级抹灰对阴阳角方正一项可不检查。③顶棚抹灰对表面平整一项可不检查,但应平顺)。d、砂浆和原材料质量不好或使用不当,应根据不同基层配制所需要的砂浆,同时要加强对原材料的使用管理工作。

  (2)抹灰面层起泡,有抹纹、开花(爆灰仔)。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对策有以下几点:a、抹完面层灰后,灰浆还未收水就压光,因而出现气泡现象。在基层为混凝土时较为常见。b、底灰过分干燥,又没有浇水,抹面层灰后,水分很快被底层吸去,因而来不及压光,故残留抹纹。c、淋制石灰膏时,对过大灰颗粒及杂质没有过滤好,灰膏熟化时间短,抹灰后继续吸收水分熟化、体积膨胀,造成抹灰面出现开花(爆灰白)现象。

  (3)抹灰表面不平、阴阳角不垂直、不方正。其主要原因及防范对策是:抹灰前吊垂直、套方以及打砂浆墩、冲筋不认真,或冲筋后间隔时间过短过长。造成冲筋被损坏、表面不平,冲筋与抹灰层收缩不同,因而产生高低不平、阴阳角不垂直,不方正。

  (4)门窗洞口、墙面、踢脚板、墙裙等面灰接槎明显或颜色不一致,主要是操作时随意留施工缝造成。留施工缝应尽量有分隔条,最好留置于阴角处或门窗框边等位置。

  (5)踢脚板、水凝墙裙和窗台板上口出墙厚度不一致,上口毛刺和口角不方等。主要是操作不细,墙面抹灰时下部接近踢脚板等处不平整,凹凸偏差大,或踢脚板等施工时没有拉线找直,抹完后又未用尺子把上口赶平、压光。

  (6)管道后抹灰不平。主要是工作不认真细致,没有分层找平,压光。

  (7)钢板网顶棚抹灰空鼓、开裂。主要原因防范对策有:a、使用混合砂浆内掺水泥比例大,养护不好,收缩率大。b、钢板网顶棚大小龙骨间距过大,钢板网弹性大,抹灰后发生挠曲变形使各抹灰层之间产生剪力导致空鼓、开裂。c、顶棚吊筋木材含水率过大,干燥后收缩变形,以及接头不紧密,起拱不准。d、棚平整度不符合要求,部分位置抹灰层过厚,容易造成开裂。或是对面积较大的房间未采用吊挂麻绳丝束的做法。

2、安全技术措施:

  (1)室内抹灰时使用的木凳、金属脚手架等架设应平稳牢固,脚手架跨度不得大于2m,架上堆放材料不得过于集中,在同一跨度的脚手板内不应超过两人同时作业。

  (2)不准在门窗、洗脸池等器物上搭设脚手板。阳台部位粉刷,外侧没有脚手架时,必须挂设安全网。

  (3)使用砂浆搅拌机搅拌砂浆,往拌筒内投料时,拌叶转动时不得用脚睬或用铁铲、木棒等工具拨刮筒口的砂浆或材料。

  (4)机械喷灰喷涂应戴防护用品,压力表、安全阀应灵敏可靠、输浆管等部位接口应拧紧卡牢。管路摆放顺直,避免折弯。

  (5)输浆应严格按照规定压力进行,超压和管道堵塞,应卸压检修。

3、产品保护

  (1)推小车或搬运物料时,要注意不要碰撞墙角、门框等。压尺和铁铲等工具不要靠在刚完成的墙面抹灰层上。

  (2)拆除施工用脚手架时要注意轻拆轻放,不要撞坏门窗和墙面。

  (3)要保护好墙上已安装的配件、窗帘钩(罩)、电线槽、盒等室内设施,对被砂浆粘上、污染的要及时清刷干净。

  (4)抹灰层凝结硬化前应防止水冲、撞击、振动和挤压。

  (5)要保护好地漏、粪管等处不被堵塞。

  (6)粘在门窗框上的砂浆应及时清理干净。

篇3:施工现场用电设备漏电保护

施工现场用电设备漏电保护

  为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的用电管理,确保用电安全、可靠,防止触电事故发生,对用电设备选择做好接地保护、接零和三级漏电保护是非常必要的。接地保护又称保护接地(安全接地),是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接地体连接,以防止因电气设备绝缘损坏使外壳带电时,操作人员接触设备外壳而触电。接零保护是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供电变压器的中性点相连接,为防止电气设备因绝缘损坏而使人身遭受触电危险。漏电保护(漏电电流保护)是对有致命危险的触电提供间接的接触保护。

一、保护接地与接零

  电力建设施工现场采取何种接地与接零方式,与现场的供电方式有关。

  (一)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的低压电网中,电力装置应采用低压接地保护。

  (二)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电网中,电力装置应采用低压接零保护,见图1.有时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三相四线制TN—C电网中,做保护中性线PEN 重复接地以降低漏电设备外壳的对地电压;减轻因中性线中断而产生的触电危险;保护中性线截面不应小于相线截面的50%,并应尽可能与相线相同。

  (三)在使用专用变压器供电的低压电网中,电力装置应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三相五线制(TN—S)保护接零系统——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与专用保护零线(PE)可靠连接;专用保护零线应由工作接地线、配电室(箱式变压器)的零线或第一级漏电保护器电源侧的零线引出,如图2所示。

二、接地与接零保护原则

  (一)保护接地原则

  在中性点不接地的低压系统中,正常情况下电力建设需要的各种电力装置的不带电的金属外露部分、电能供应的设备外壳都应接地(特殊规定例外)。

  1.电机、变压器、携带式或移动式用电器具的金属底座和外壳。

  2.电气设备的传动装置。

  3.配电、控制、保护用的屏(柜、箱含铁制配电箱)及铆焊、焊工的操作平台等的金属框架和底座。

  4.汽油、柴油、机油等储油罐的外壳。

  5.20m以上的竖井架(如烟囱施工的中央井架、电动提/升模装置)脚手架、水塔施工用的起重折臂吊、曲线电梯的轨道。

  6.安装在电力线路杆塔上的电力设备的外壳及支架。

  7.起重机(电动葫芦、龙门吊、DBQ系列塔吊等)的每条轨道应设2点接地。在轨道之间的接头处,宜作电气连接;接地电阻应小于4 Ω。装有接地滑接器时,滑接器与轨道或接地滑接线应可靠连接。司机室与起重机本体用螺旋连接时,应进行电气跨接,其跨接点不应少于2处:跨接宜采用多股软铜线,其截面面积不得小于16 mm2,两端压接接线端子应采用镀锌螺旋固定;当采用圆钢或扁钢进行跨接时,圆钢直径不得小于12 mm,扁钢截面的宽度和厚度不得小于40 mm、4 mm.

  (二)保护接零原则

  1.正常情况

  在正常情况下,施工现场的下列电气设备不带电的外露导电部分应做保护接零。

  (1)电机、变压器、照明用具、手持电动工具的金属外壳。

  (2)电气设备传动装置的金属部件。

  (3)配电屏与控制屏的金属框架。

  (4)室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框架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围栏和金属门。

  (5)电力线路的金属保护管、敷线的钢索、起重机轨道滑升模板金属操作平台等。

  (6)安装在电力杆线上的开关、电容器等电气装置的金属外壳及支架。

  (7)环境恶劣或潮湿场所(如锅炉房、食堂、地下室及浴室、电缆隧道)的电气设备必须采用保护接零。

  2.注意事项

  在敷设保护零线时,保护零线应单独敷设,不作它用;

  保护零线不得装设开关或熔断器。尤其是在施工用电与外电线路共用供电系统时,电气设备应根据当地供电公司的要求采用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在由同一发电机、同一变压器或同一母线供电的低压电力网中,不宜同时采用接地保护与接零保护。此外,若用电设备厂家有明确的接地与接零规定,首先应根据厂家说明进行必要的接地与接零保护。

三、漏电保护原则

  施工现场所有用电设备,除按照以上原则进行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外,必须在设备负荷线的首端处设置漏电保护器,施工现场应采用三级漏电保护。增加三级漏电保护能圆满解决漏电保护与供电的矛盾,提高漏电保护的灵敏度和可靠性,使停电局限在一个较小范围内,保障施工现场用电安全。三级漏电保护应遵循以下2项原则进行设置选择。

  (一)漏电保护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的协调配合

  一级末端保护(即就地用电负荷保护)的漏电保护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IΔn1应满足:IΔn1≤30 mA.

  二级保护(即干线或分支线保护)的漏电保护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IΔn2满足:IΔn2≥1.5IΔn1.

  三级保护(即二级的上一级,主干线或总干线保护)的漏电保护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IΔn3一般为300 mA,即应满足:300 mA ≥IΔn3≥1.5IΔn2 .

  因此三级总保护可用下列三式表达:

  300 mA≥IΔn3≥1.5IΔn2 IΔn3≥1.5IΔn1 IΔn1≤30 mA

  (二)漏电保护器额定动作时间的协调配合

  1.上下级漏电保护器额定动作时间按《漏电保护器安装运行规程》规定,级差为0.2s.做末端保护的漏电保护器额定动作时间为快速型,动作时间要小于0.1 s.干线或分支线二级保护的漏电保护器额定动作时间增加延时0.2 s .三级保护增加延时0.4 s .

  2.也可以利用漏电保护器反时限延时特性,二级比一级延长0.1 s,三级需增加延时0.2 s.

  3.若施工现场所选漏电保护器为反时限型,因IEC未制定相应规定,可参照日本标准进行动作时间的配合。 当漏电电流为IΔn(额定漏电动作电流)时,1s≥动作时间t>0.2 s;当漏电电流为1.4IΔn时,0.5s≥动作时间t>0.1 s;当漏电电流为4.4IΔn时,动作时间t<0.05s.

四、总结

  建筑施工现场的用电设备接地、接零和三级漏电保护应根据工程特点、实际情况、规模和地质环境特点以及操作维护情况,合理确定其中的一种接地或接零保护,并配合漏电电流动作的保护装置(漏电保护器)作后备保护,提高建筑施工现场用电设备安全可靠性及效率,最大限度地防止人身受到电流伤害,达到保障人身安全的目的。

篇4:清水混凝土表面透明保护喷涂施工工艺

清水混凝土表面透明保护喷涂的施工工艺

一、清水混凝土建筑

  1、建筑风格:清水混凝土建筑作为一种建筑表现形式,最早出现于六十年代的日本,成功应用始于八十年代后期,以后逐渐出现在德国、美国等欧美国家,从而成为了一种新的建筑流派。日本是世界上最早采用这一建筑形式的国家,采用这种设计方案的第一个建筑是日本奥林匹克体育场,引起了建筑界的轰动。但是,由于当时尚未出现防止混凝土潮湿变色的工艺和相对应的耐久性很好的涂料,而且当时的施工工艺是将涂料的成分掺入混凝土内,混凝土表面象被雨淋湿一样变黑,并且当时市面上只有丙烯酸树脂及聚胺酯树脂涂料,其耐久性有限,经过几年后混凝土表面变黄,因此这种设计的流行时间很短。八十年代中后期,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在东京的一座建筑上率先挑战和创造这一新的建筑形式,并一举获得成功,成为世界知名的建筑大师(安藤先生的许多作品多以崇尚自然,追求质朴无华,返朴归真的理念,清水混凝土是其作品中较为突出的一种追求自然与人和谐的形式)。之后,日本许多建筑师纷纷效仿,从而引发了素混凝土设计和应用的第二次高潮,清水混凝土风格在日本乃至世界上许多国家越来越被人们推崇、接受。为什么八十年代后期的应用获得成功,主要原因是以旭硝子涂料树脂怎么做?好的做法大全株式会社为主开发了防止潮湿变色的AC 涂料新品种,并且采用了常温固化型氟碳树脂涂料,从而使清水混凝土建筑可以维持10年至20年不被破坏。迄今为止,旭硝子公司作为混凝土透明保护AC工法的市场领导者,已拥有施工800万平方米的骄人业绩。

  这种建筑表现形式能够完整而有效地保留混凝土建筑本身具有的自然的颜色和机理,外观朴素,是返朴归真和回归自然的一种表现,体现出建筑与人和自然的和谐与完美,实现了根植于人们内心深处的对纯净自然的向往和回归;它不求奢华,不落俗套,但却个性挺拔,具有大家风范,代表着简约的时尚,鲜明的个性和澎湃的激情。

  2、技术组成:要想表现清水混凝土建筑风格的最佳效果,最重要的仍是混凝土墙体的浇筑、保养及处理。众所周知,混凝土表面吸水率较大,如不作任何保护,历经风吹雨打,混凝土在自然界的环境下会遭受来自阳光、紫外线、酸雨、油气、油污等破坏,逐渐失去其本来面目,混凝土也会随着天长地久而日趋被中性化和破坏,其表面效果将日趋污浊,影响观瞻。因此,对混凝土表面进行透明保护性喷涂,不仅能解决保护混凝土的问题,使其更加耐久,而且可以起到防止污染、保持清洁,不会因为吸水而颜色变深,因而清水混凝土建筑在下雨中仍能保持颜色不变,而不象一些立交桥一样,一下雨就污浊不堪,因此它又被称为干性喷涂(Dry Coating)。

二、混凝土的浇筑施工

  作为建筑的主体,混凝土浇筑的质量是混凝土透明保护最为有效 环节,它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最终清水混凝土墙面的装饰效果,据业内人士讲,最终效果60%取决于混凝土浇筑的质量,40% 取决于后期的透明保护喷涂施工。因此,对于建筑结构承建商而言,以高标准、严要求浇筑混凝土,达到装饰混凝土要求是极大的一种挑战,因此应注意:

  1、模板的选用不可选用造成墙体染色,或影响混凝土的均匀凝固而造成墙体颜色不一, 或拆板时木质纤维容易粘在墙体的模板。模板必须质量好,适用于优质混凝土的浇筑,这是选择模板的最基本原则。

  2、要精心浇灌,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三、清水混凝土透明保护喷涂工艺(Bonnflon AC Dry Coating System)

1、概述:

  这是一种以高耐久性常温固化氟树脂(Bonnflon)透明(或半透明)涂料,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喷涂从而起到长久保护混凝土免受外界环境破坏并保持混凝土自然机理和质感的喷涂工艺。

  主要特点如下:

  1)、超强的耐候性:由于氟碳树脂极好的耐候性可使混凝土表面保持15至20年免予维护;

  2)、突出的憎水性(防水性):底涂具有极好的防水性, 防止水分浸入混凝土, 从而起到保护混凝土的作用;

  3)、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表面效果:可保持混凝土自然的颜色、机理及质感, 达到独特的、个性化的表面效果;

  4)、防止混凝土开裂:整个混凝土墙面受到氟碳树脂涂层的保护, 避免混凝土受到侵害导致的裂纹;

  5)、非常有效地防止混凝土中性化:混凝土中性化是混凝土变质的最大危害, 氟碳树脂涂层的高效保护可避免混凝土遭受中性化破坏。

2、选材及配料

  本工艺采用日本旭硝子涂料树脂株式会社(Asahi GlassCoating & Resin Co. Ltd.)生产的邦氟珑水性氟碳树脂涂料(Bonnflon Water Base AC),结合北京中铁德成喷砖技术开发有限公司(Citytile Coating Beijing Limited)专业施工技术和经验,从而完成了采用这一先进工艺的第一个中国建筑案例上地科技园区联想电脑大厦,从而开辟了清水混凝土建筑在中国建筑市场的应用之路。

  选材:Bonnflon AC工法分类按照涂装效果可分为 :完全透明涂装工法(Clear Coating)

  着色透明涂装工法(Color Clear Coating)

  按照涂料材质可分为:水性氟碳树脂涂料(Water Base Type)

  油性(溶剂型)氟碳树脂涂料(Solvent Type)

3、墙面基层处理:

  如前所述,采用这一工艺,若想达到最佳的表面机理效果,最重要的是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浇筑混凝土墙面应达到平整、不修补即可涂装的水平。但是,由于混凝土的施工需要多人多机械联合作业施工。并且结构工程可能跨越几个明显的季节变化。

  因此,达到理想的装饰混凝土质量和效果十分不易。因此,在主体结构完成后,混凝土浇筑质量已经定型的情况下,墙面的基层处理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处理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最后的喷涂效果。

  A. 墙面的清理B.墙面的修补对于混凝土表面的缺陷,原则上修补的数量和部位越少越好。

  质量标准:由于目前尚无中国国家标准,暂以行业经验作为质量标准。

  1)、基层处理:达到墙面平整,颜色大致均一,无大于5mm以上等孔洞,无大于0.5mm以上的裂缝,错模部位高度差小于3mm,无明显的修补痕迹,混凝土表面原有的机理依稀可见,颜色从整体看大致均匀;

  2)、底涂:喷涂均匀, 无遗漏, 达到喷涂后墙体颜色稍稍加深, 通过墙体表面防水测试达到不渗水;

  3)、中间涂层:喷涂均匀, 无遗漏, 喷涂后墙体颜色较上个程序更为加深;

  4)、透明罩面涂层:喷涂均匀,无遗漏,喷涂后墙体表面装饰效果明显,形成稳定均匀的保护膜,整体上观察墙面平整,洁净,颜色均匀,无色差,并隐约保持混凝土原有的表面机理效果,通过墙体表面防水测试达到不渗水,用水泼到墙面,颜色无任何变化,不变深,不变湿。

篇5: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蛋形消化池施工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蛋形消化池的施工

  杭州市四堡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由国家计委立项,是浙江省及杭州市的重点工程项目。该工程中3座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蛋形消化池是目前国内同类工程中规模最大、结构最复杂、技术含量最高、施工难度最大的单位工程。其单池容积为l 0926m3,池体最大个人工作总结范文,年度年终月度季度ta163内径24m,工程规模与我国首次在济南建造的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蛋形消化池相当,目前与其并列属世界第二位、亚洲第一位。该工程由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设计,中国建筑八局浙江分公司施工。

1、工程概况

  消化池池体高32m,埋深13.6m,内空高41.7m,池壁厚由700mm渐变至400mm,外形呈三维曲面体(见图1)。池体内壁采用无毒环氧防腐涂料防腐,外壁采用聚氨酯发泡保温、钢龙骨彩钢板饰面。基础为桩承台,50根?1000mm钻孔灌注桩,长45m,钢筋混凝土承台厚度最小为1600mm.池体为双向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环向共设置122圈(由呈半圆形的2束筋组成)预应力筋,且为分段均布预应力筋。混凝土等级地下无须应力部分为C30、S8,其余为C40、S8,均掺4%TJ外加剂。

2、工程施工特点

  2.1 非预应力钢筋安装尺寸、位置要求准确 地下承台部分钢筋由多层环向、竖向和径向钢筋形成立体网状结构,地上壳体部分钢筋为2层由环向和竖向钢筋组成的网片。环向钢筋在现场放大样用弯曲机弯曲成型,采用电弧焊将其焊成封闭式的圆环。环向筋和竖向筋形成壳体网状结构,安装成型后难以校正,所以对钢筋尺寸、位置要求准确,否则模板无法就位。

  2.2 模板及支撑体系复杂 消化池池壁呈三维曲面体,其截面尺-寸随标高变化而变化,模板及支撑体系加工、安装、校正难度大。

  2.3 混凝土质量要求高 混凝土工程质量要经受满水闭气试验的考验,混凝土的密实度及施工缝处理要求很高;池壁为曲面,预应力张拉孔加固筋多,混凝土振捣困难;混凝土养护难度大。

  2.4 无粘结预应力施工难度大 预应力张拉孔的尺寸受结构限制,预应力筋张拉只能采用变角张拉。预应力筋分布广,张拉过程中千斤顶就位和移位都十分困难。

3、非预应力钢筋安装

  3.1 钢筋支架钢筋支架安装前,先计算出支架尺寸(包括半径等)与标高的关系,在安装过程中,通过池体中心线量出相应标高的支架半径以确定支架位置。本工程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在施工过程中基础底板部分钢筋采用L50mm×5mm支架;承台部分利用本身的结构钢筋作为支架,即将竖向筋、环向筋和径向筋点焊成整体,形成立体骨架体系;地上壳体部分采用φ25钢筋制成的平面衍架。

  3.2 钢筋的制作与安装钢筋是在现场大样的基础上进行下料和弯曲制作,其误差控制在5mm范围内。

  钢筋安装的顺序是先安装结构钢筋网片,然后为开洞及安装洞口加固筋。安装前计算出竖向筋每隔500mm高度或径向筋不同半径(间隔500mm)的间距,并标注在钢筋支架上。安装时,先每隔500mm固定竖向筋或径向筋位置,然后再安装水平筋或环向筋。为增强结构钢筋的整体性,可适当将结构筋与支架点焊连接。钢筋安装比模板工程要提前一个施工段。钢筋接头采用搭接和绑条焊(d≥22mm)。

4、模板及支撑体系设计与施工

  4.1 模板体系设计制作经有关各方多次讨论研究,模板体系采用组合钢模长900、1200、1500mm三种规格和特制的异形钢模拼装而成。异形模板和组合模板之间通过U形卡连接成整体。

  模板拼装规则为在同一标高内,异形模板的块数由模板上、下端听处位置的圆周长差值及异形模板尺寸决定。由于每一道模板上下端圆周长差值一定,故异形模板上、下端宽度差值越小,则异形模板的数量就越多,从而每组定型模板的宽度B就小,每组组合钢模两端所形成轨迹与设计圆环轨迹之间高差就越小,模板拼装后上下两端就越平整,拼缝就越小,拼装效果更好。

  根据以上拼装规则,结合现场大样,展开图中宜取Δh≤10mm.异形模板需有8种不同规格。组合钢模和异形钢模均在工厂加工制作成型后运至工地;对拉螺栓在现场加工制作。

  4.2 支撑体系池体内的满堂脚手架既是模板施工的支撑体系,也是测量定位放线的支架,采用?48mm×3.5mm脚手钢管搭设。由于受到池体形状限制,内脚手架搭设围绕消化池中轴线径向展开,其外形呈卵形,步距为1.8m,立杆间距不大于1.5m。内脚手架搭设的关键在于稳定性,为此立杆要垂直、间距一致、形状规整、立杆底要有可靠的支点。因立杆底部是支承在呈曲面的池壁表面上,可利用对拉杆和预埋件,以保证立杆不滑移。内脚手架搭设要比结构施工段高出10m左右,以便于钢筋工程施工及临时支承钢筋。池体外的脚手架主要是作为操作架,沿池壁外侧搭设成圆环状,步距为1.8m,立杆间距为1.5m.

  4.3 模板安装加固及校正模板安装在钢筋(包括预应力筋)绑扎及锚垫板安装验收合格后进行。在模板加固成型前,模板位置控制非常困难,为加快安装速度,在与模板上端相对应的成型钢筋骨架上用φ14钢筋沿环向焊成模板临时限位,即钢筋外侧面恰好为模板面位置,焊限位时通过池体中心线用钢尺量出限位筋标高位置的半径。限位筋焊好后要经复核验收合格后才可支模。模板安装时要根据模板翻样确定的相应标高段所应采用的异形模板和组合钢模规格、数量来确定异形钢模的间距,然后按照此间距对称地进行模板拼装。否则要进行校正。校正结束后,使用钢管将内模板外楞与满堂脚手架连成整体,并将模板临时限位拆除。

  4.4 细部处理模板拼装时,接缝要严密,模板间缝隙大于2mm时,应采用海绵条嵌填。随池体结构不断上升,因池壁内外模上升速率不同,导致内外模上口不平,不但影响施工缝的处理,还影响对拉螺杆孔的对应。为此特定制一批100mm×300mm的组合钢模,在内外模高差大于80mm时用其进行调整。

5、混凝土施工

  5.1 混凝土浇筑及养护本工程所有混凝土均采用商品混凝土,并用混凝土输送泵进行浇筑。根据池壁为平面圆形的特点,混凝土浇筑时要避免模板朝一个方向倾斜的现象,采取分层、对称浇筑,即标高9.2m以下各段混凝土分层浇筑,标高9.2m以上各段混凝土对称一次性浇筑到顶。浇筑混凝土时为避免产生冷缝,在先浇筑混凝土还未初凝时后续混凝土必须立即跟上。

  在池壁模板拆除后及时用UEF混凝土养护剂涂刷混凝土表面,使混凝土内水分不蒸发散失,以达到混凝土自养护的目的。UEF混凝土养护剂属水溶性材料,涂刷后有效期为15d,并随下雨溶解面消失,对混凝土表面粉刷无影响。

  5.2施工缝处理消化池池体结构施工共划分为26个施工段,需留设25条施工缝,采用钢板止水带进行止水。

6、无粘结预应力施工

  6.1 预应力筋的制作与安装无粘结预应力筋进场后,要按规范规定进行强度、松弛率、油脂含量等项目的复试。复试合格后,在现场按计算的每束筋长度(包括两端张拉预留长度)进行下料,采用砂轮切割机切断,并将预应力筋编成束,每隔lm用18号铅丝绑扎,在端部做好编号。

  环向预应力筋最长43.3m,竖向筋最长33.5m.在非预应力结构筋绑扎成型和预应力筋支架焊接固定检查合格后,预应力筋整束由人工穿入池壁钢筋骨架内,将其理顺,确定位置,随后用铅丝固定在支架筋上,避免产生整体扭绞现象。预应力筋就位后,在预应力筋两端装锚垫板和张拉盒。锚垫板可以事先与张拉盒焊在一起,安装就位时,将张拉盒与周围非预应力筋焊接牢固且位置准确。

  每束环向预应力筋均一次性安装就位,而每束竖向筋则要分成若干次,随池体结构施工,逐段就位固定。

  6.2 预应力筋张拉本工程预应力筋除标高33.45m处的竖向筋张拉端外均需采用变角张拉,根据不同部位所采用的变角角度分为25°、30°、33°三种。工作锚采用OVMl5-5、4、3型锚具。

  正式张拉之前,通过试张拉,了解到变角垫块摩阻损失较小(变角角度为25.时,摩阻损失仅为2.34%);孔道摩阻损失比规范规定的小1倍左右;实际伸长值均超过理论值的110%(为理论值的115%左右);单根张拉建立的有效预应力可满足设计要求。

  张拉顺序为:环向筋从下往上隔圈(即J1、J3、J5、…J121)张拉→竖向筋隔圈(即JV2、JV4、JV6、…JV64)对称大循环张拉→环向筋从上往下隔圈(即J122、J120、…J112)张拉→竖向筋隔圈(即JVl、JV3、…JV63)对称大循环张拉→环向筋从上往下隔圈(即J110、J108、…J2)张拉。

  每根筋均采用一端先张拉,另一端补足的方法进行张拉。具体是在每束筋的两端均装上锚具和夹片,然后在一端装上变角垫块,用手提式千斤顶(YCN-23型)逐根进行张拉,同时在另一端派专人查看每根筋夹片的跟进顺序,并用色笔在池壁上做好记号,最后在另一端装上变角势块,用千斤顶逐根进行补足张拉。张拉加载分级为0.2σcon→0.5σcon→0.7σcon→1.0σcon →1.03σcon.在张拉过程中,测读0.2σcon一1.0σcon之间的伸长值,并按正比例关系推算出实际伸长值(0一1.0σcon之间的值)。

  整个工程预应力张拉实际伸长值为理论伸长值的96%一109%,均在允许范围内,未发生断丝等异常现象。在张拉过程中,浙江大学土木系结构研究所进行了张拉力抽样检测、有效预应力和预应力损失测定、混凝土应力应变测定等3项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张拉力控制准确,建立的有效预应力乃至建立在消化池池体混凝土上的预压应力满足设计要求。

  预应力筋张拉后,在距锚具300mm处将外露预应力筋切除,清理锚具及外露预应力筋上的油漆和张拉孔杂物,然后在张拉孔口焊2ф12短钢筋、支模,最后用C45微膨胀混凝土填实。

7、结束语

  本工程主体结构及其满水闭气试验的顺利完成,标志着3座容积均为10926m3的蛋形消化池巴圆满建成。它的成功建造将为我国今后建造1万m3以上蛋形消化池积累宝贵的施工经验。

板结构施工

精选文章

相关阅读


标侠代做标书
顶 ↑ 底 ↓

标书制作代写咨询> 18511224566 (同微信)[点击.咨询]